
扫描速度30000amu/s

GCMS-QP2050是一款高性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,在多组分复杂样品分析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。其中,其高达30,000 amu/s的扫描速度,成为提升分析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在进行质谱检测时,扫描速度决定了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数据点数量。当多个离子共流出且峰宽较窄时,若扫描速度不足,会导致采集点过少,从而造成色谱峰形失真,定量结果偏差较大(见图1a)。而高扫描速度则能保证足够的数据点数,准确还原真实峰型,提高定量准确性(见图1b)。

图1 a 图1 b
在常规一维气相色谱分析中,化合物通常能够实现较好的分离,即使扫描速度较低(如1000 amu/s),也不会显著影响分析结果。然而,当面对峰宽极窄且存在共流出的复杂样品时,扫描速度就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
以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为例,样品经过调制器聚焦后进入第二维色谱柱,峰宽往往小于1秒。如果扫描速度不足,数据点间隔过大,相邻色谱峰难以分辨,严重影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。

图2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系统

图3调制器示意图
通过使用GCMS-QP2050的30,000 amu/s高速扫描功能,可显著改善这一问题,实现出色的分辨率与灵敏度。图4展示了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峰型表现,清晰体现了高速扫描带来的优势。

图4 不同采集点数时,色谱图峰型
柴油分析经常会使用到全二维,分析不同碳数芳香烃类物质的含量。图5对比了15000 u/s (25Hz),30000 u/s (50Hz)扫描速度时,A、B、C三种芳香烃组分的分离情况。从一维色谱图中看到,三个化合物共有碎片m/z 162,148和146。在一维TIC色谱图中,扫描速度15,000u/s时,在图示化合物出峰段内绘制了9个点,而扫描速度30,000u/s时,绘制了18个点,分离效果更好。同样在二维谱图中,扫描速度30,000u/s时,斑点分离及对比结果更好。因此,对于保留时间非常接近,且峰宽很窄的化合物,可以通过高速扫描实现更好分离。

图5 扫描速度对比
GCMS-QP2050凭借其30,000 amu/s的快速扫描能力,不仅满足了常规分析的需求,更在应对全二维气相色谱、复杂多组分共流出、快速出峰等挑战性场景中展现出卓越性能。
无论是科研探索还是工业应用,GCMS-QP2050都将以“快”制胜,助您揭示样品中细微的差异,实现更准、更快、更灵敏的分析体验。
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,仅供专业人士参考。